top of page
Faye
Leong
《垂直線與縱橫線》

最近我在表演課堂裡讓同學以三個肢體動作去建構一個10分鐘的小呈現。他們隨意被委派三個動作,包括生活化的動作如刷牙、開傘和化妝,另外帶難度的動作如側手翻、金雞獨立等。同學必須合理動作出現的因果,並讓它們有機和必然地發生。
這是表演課很基礎的練習,讓同學習慣體現他們的思想和感受。另外,要把動作連起來就必須運用到心理過程的邏輯,創作這個兩人小呈現是寫實表演的基礎。習作本身沒有什麼特別,但同學的呈現完全跳脫了我對習作的想像。他們的創作充滿了蒙太奇和碎片化處理。舉例:自卑男遊走在現實與幻想之間、借同學身體招魂改變過去、死人回溯自己的人生片段等。為了解決三個動作的合理性,他們穿越時空,虛實並存。他們的呈現敍事上很精彩,但卻少了生活感和細膩的心理過程。因為他們本能地以數個世界去解決三個無相關的動作,而不是在三個看似無關係的動作中創造一個世界。
為了達到表演課習作的目標,我後來還是盼佈了三一律規條,要求創作必須在同一個空間,同一個點地和同一個行動中。因為習作本來就是以不相關的動作組合要求他們運用心理邏輯去建構,發揮創意去解決難題。
那些年,我當學生的年代,雖然也一定需要老師引導更多細膩過程,但我們從來沒有端上時空跳躍和蒙太奇的課堂習作呈現。從他們的創作,你能明白他們的世界。我驚覺綱路時代已經那麼深入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那些靈活的片段轉換、那些以非線性的碎片畫面成就一個故事。當然延伸更多的影響來自新文本,當代劇場和電影手法等。最後,在三一律的規範之下,學生被逼在一個情境中去建構三個動作的因果,換學生驚覺原來是可以辦到的,且有戲演了。我們都學到一課:在限制下創作時,我們可以運用縱橫線平面拓展,亦可以運用垂真線深刻透徹。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