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菲倚所思

把對藝術探索的所思所想,隨筆紀錄,也作分享。

螢幕截圖 2023-06-07 上午10.39.38.png

表演的技藝真的沒有行外人想那麼簡單。 過往最常聽的贊美:「你們演員好厲害,可以背咁多字!!怎樣可以做得到?」

那一年在優劇場,我有過這樣的經驗,之後我有感而發寫了這封信给我的工作伙伴。今年,香港新視野藝術節請來了Thomas Richard 和workcentre 的兩個戲、大師講座及硏討會。是時候來回顧一下曾經留下的痕跡,也是重新要備課的時候。

Om Mani padme hong Om Mani padme hong Om Mani padme hong Om Mani padme hong 媽媽的懷裡 寶寶睡醒 醒來的寶寶 找媽咪 今天的天氣 快樂不起 太陽它慢慢被烏雲遮蔽

最近我在表演課堂裡讓同學以三個肢體動作去建構一個10分鐘的小呈現。他們隨意被委派三個動作,包括生活化的動作如刷牙、開傘和化妝,另外帶難度的動作如側手翻、金雞獨立等。同學必須合理動作出現的因果,並讓它們有機和必然地發生。

有衝突才有戲—我的父親 作為一位戲劇家的後裔,我時常半開玩笑地對業界的朋友說,踏上這條路是「我別無選擇」。這句話不是委屈或無奈的表達,也非什麼榮耀和沾沾自喜。對我而言,這一切似乎來得那麼自然。

停 慢下來 一吸 享受吸入時的空氣經過鼻腔 到肺到丹田 一呼 放下所有不安 緊張和焦慮

從表演的角度,這是一個很具挑戰性的文本。 獨白的段落,你別看它寫的很接近生活,但這種真實,超越了寫實主義。它是一種現代人意識的描寫,對於我們腦海中念頭的描寫。它比

猶記得我們那一代在校學表演時,有一個家傳戶曉的「表演七宗罪」。說到罪,就是必定不能犯下的毛病,假如犯了就是一種恥辱。當然,我們最初是把這些常犯的表演毛病拿來彼此揶揄,但事實上它也是警惕和提醒。它們也說明了廿五年前,演藝學院的老師在表演方面重視的觀點,甚至是行業普遍會犯的毛病。我在臉書徵求這七宗罪的原版,目前從我那幾屆同學的回覆後整理如下:

早前,有位視覺藝術前輩問起「我是甚麼人」,我回答「馬來西亞人」。她讚美我的反應不帶猶豫。然後她分享當初人家問她,她會回答自己是British Hong Kong(英國香港),回歸後,她會說自己Chinese Hong Kong(中國香港)。然

從丹田去看,去聽。 感知自身,空間與對手。 找到每個念頭與每個肢體的發生與累積,不談情緒情感,不談詮釋,不談效果。不談,不代表沒有。不生產它,讓它發生。

現代劇場演員雖然無法如傳統戲曲藝術工作者,能自幼培養紮實深厚的功夫及身段,但由於莫的藝術理念一直相信「藝以人揚」,表演者是作品最重要最富能量的元素。無論科技再進步,形式再多元,作品只能因

© 2024 by Faye Leong. Powered and secured by Wix

bottom of page